
前情提要→04一冠后全是?????鵜鶘新GM杜馬斯的履歷:跳選米利西奇 培養太子斯塔基
杜馬斯離開活塞隊之后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關注了杜馬斯在掌管活塞隊期間的實際情況。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討論的更多是相關報道和猜測。杜馬斯在離開活塞隊后并沒有立即接受其他球隊的正式職位,但有很多報道都把他和新奧爾良鵜鶘隊聯系在一起。
據 WDSU 的弗萊徹-麥凱爾在2014年的報道,杜馬斯和新奧爾良圣徒隊(橄欖球隊)的橄欖球事務首席主管米奇-盧米斯一起觀看了幾場圣徒隊的比賽。圣徒隊和鵜鶘隊當時以及現在都歸本森家族所有。并且直到2019年,從技術層面上講,盧米斯也是鵜鶘隊的籃球運營主管,盡管他在很大程度上把日常事務都委托給了他的總經理。2015年5月5日,名記 扎克-洛維報道稱,杜馬斯可能會空降到鵜鶘擔任一個顧問職位,職位在當時的鵜鶘總經理戴爾-登普斯之上。但最終并沒有正式的職位落實。不過,一周后,CBS體育的肯-伯杰報道稱,“杜馬斯,一位路易斯安那州本地人,一直在為球隊提供建議,并且和盧米斯以及球隊老板湯姆-本森關系密切。”

杜馬斯在新奧爾良的具體影響力從未完全明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傳言時起時落。2016年4月,《皮卡尤恩時報》的約翰-里德報道稱,杜馬斯和鵜鶘隊之間沒有就正式的工作邀請進行過討論。一年后,《籃球內幕》的史蒂夫-凱勒暗示鵜鶘隊可能會進行大規模的變革,并提到鵜鶘隊長期以來一直和杜馬斯有聯系。這個傳言持續了好幾年,一直沒有正式成為現實。
已知事實是:鵜鶘當時名義上的籃球事務主管戴爾-鄧普斯帶隊成績慘淡。在2014-15賽季到2018-19賽季期間,也就是杜馬斯離開底特律到他獲得下一份正式工作的這段時間里,鵜鶘隊兩次打進季后賽,并且只贏下了一個季后賽系列賽。這個時代以安東尼-戴維斯迫使球隊交易而告終。更糟糕的是,鵜鶘為圍繞戴維斯贏在當下,在2014-2018年間僅兌現了一支首輪簽(巴迪-希爾德),而希爾德也在考辛斯交易中被送出。

2019年2月,鵜鶘隊解雇了登普斯。被任命為臨時總經理的是丹尼-費里,而不是杜馬斯。同年 4 月,鵜鶘隊聘請了大衛-格里芬。兩個月后,也就是6月,杜馬斯接受了他在活塞之后的第一個球隊管理層正式職位,加入了薩克拉門托國王隊。
關于杜馬斯在國王隊的時光,無需多言,因為和在新奧爾良時的情況一樣,他究竟有多大影響力無從知曉。在兩位不同的籃球運營主管迪瓦茨和蒙特-麥克奈爾的任期內,他都在薩克拉門托任職。從2019年到2022年的三年時間里,他擔任過多個職位。在那段時間里,薩克拉門托國王隊從未打進過季后賽,他們唯一非常引人注目的操作就是選中了哈利伯頓,然后又將他交易了出去。
雖然我們無法猜測杜馬斯在薩克拉門托有多大影響力,但至少我們可以承認,國王隊對于重建職業生涯來說是一支不太尋常的球隊。籃球界的知名人物在被解雇后,常常會加入戰績出色的球隊,以恢復自己的聲譽,并向這項運動中最成功的人士學習。而國王隊顯然沒有這樣的聲譽。當他在薩克拉門托的任期結束后,他加入了聯盟辦公室,擔任籃球運營主管。
那么…… 鵜鶘隊到底在想什么呢?

我們在這里已經寫了將近3000字的負面內容。為了公平起見,我們至少應該承認一些積極的方面。在2004年奪冠之前以及奪冠前后的早期杜馬斯,確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總經理。他打造那支冠軍球隊的方式相當與眾不同,考慮到那支球隊沒有真正的超級巨星,這支球隊在歷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2004年那支活塞隊的核心陣容,很大程度上是杜馬斯從身處困境的球隊中挖掘出有實力的球員而組建起來的。昌西-比盧普斯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他是1997年NBA選秀大會的第3順位新秀,顯然很有天賦。但里克-皮蒂諾在他新秀賽季的第50場比賽后就把他交易了,在他的前五個賽季里,他先后為四支球隊效力。控球后衛的成長需要時間,而穩定性對他們的發展很有幫助。當聯盟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對他不抱希望時,杜馬斯看到了機會并抓住了它。

理查德-漢密爾頓在他NBA的第二個賽季嶄露頭角,但在第三個賽季,他在華盛頓奇才隊時不得不和邁克爾-喬丹搭檔后場。他處理得很好,但這也讓他失去了一些關注,或許也掩蓋了他逐漸增長的價值。與此同時,杰里-斯塔克豪斯是兩屆全明星球員和前得分王,但杜馬斯看出他的狀態在下滑,他用這位更有名氣的球員換來了一位上升期的球員。斯塔克豪斯此后再也沒有入選過全明星陣容,而漢密爾頓則成為了活塞隊不可或缺的一員。
本-華萊士的加盟則是一次機緣巧合。2000年,當格蘭特-希爾成為自由球員時,他本可以直接與另一支球隊簽約,讓底特律活塞隊一無所獲。但相反,他同意先簽后換,這使得華萊士回到了活塞隊。如果希爾去了其他地方,或者魔術隊能想出一種合同結構,讓他不需要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離開,華萊士就會留在奧蘭多魔術隊。這是杜馬斯果斷且富有創造性的操作。他把可能的一無所獲變成了巨大的收獲。

甚至選中米利西奇的決定,盡管最終結果很糟糕,但也是基于當時聯盟的趨勢做出的一次高風險高回報的嘗試。德克-諾維茨基和保羅-加索爾是當時從選秀中脫穎而出的歐洲球員的成功案例,他們并非在美國大學籃球體系中成長起來的。當時人們相信,事實也證明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他們是新一波外國球星的開端。杜馬斯試圖搭上這波浪潮。他失敗了,因為這個球員最終不夠出色。但這是早期更具創造性、更靈活的杜馬斯的一個例子。他愿意并且能夠與時俱進。
但就在2004年奪冠前后,情況發生了變化。活塞隊變得墨守成規。在2008年到2014年期間,活塞隊的三分出手次數排名從未高于第22位。他們選中了多個需要在籃下持球的大個子球員,并且即使在聯盟逐漸遠離低位打法的情況下,仍然強迫他們一起上場。當其他球隊囤積薪資空間去追逐球星時,活塞隊卻把薪資空間用在了平庸的角色球員身上。在早期,由于杜馬斯出色的交易能力,選秀方面的不足還可以被忽視。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支活塞的核心陣容逐漸老化。杜馬斯沒能繼續發掘出類似的潛力球員,突然間,他不太出色的選秀就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這種情況在每項運動中都會發生。我們對比賽了解得越多,比賽變化得就越快。在2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人們一直在齊心協力地利用數據和實驗,去發現究竟是什么能真正帶來勝利,幾乎在每一項重大的競技活動中都是如此。這往往會導致那些堅持使用不再有效的策略的不成功的管理層人員更替。布拉德-皮特在電影《點球成金》(Moneyball)中飾演的比利-比恩很好地概括了這一現象:“不改變,就滅亡。”
但這歸根結底是人的事業。決策是由人做出的。而做出這些決策的人之所以能處于這個位置,是因為他們背后的財力支持,而不是他們在這項運動中的過往經歷。他們可能會被過去的成功所左右,即使這種成功可能與當下的情況不相容。鵜鶘隊本可以去面試十幾位籃球界最聰明、最有前途的人才,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沒有獲得過總冠軍。而杜馬斯作為總經理曾贏得過一枚總冠軍戒指。
我們在其他運動中也看到過類似的故事上演。通常結局都很糟糕。喬恩-格魯登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是一位偉大的教練。但他在坦帕灣海盜隊任期的后期情況很糟糕,然后他離開了教練崗位十年。2018年,奧克蘭突襲者隊請他回來,并讓他全面負責球隊的人員管理。他的執教戰績是22勝31負。他最終因為場外行為被解雇,他的執教和陣容決策也經常遭到批評。2021年,芝加哥白襪隊采取了類似的做法,他們在托尼-拉魯薩從圣路易斯紅雀隊退休十年后,聘請他重新出山,擔任球隊經理。在他執教的第一個賽季,球隊的勝率和他接手前大致相同,在第二個賽季,球隊的勝率達到了50%。當時普遍的看法是,比賽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已經跟不上了。
這些情況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共同點是,這些聘用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人際關系驅動的。馬克-戴維斯聘請格魯登執教突襲者隊,是因為他的父親阿爾-戴維斯在近二十年前曾雇傭過格魯登。杰里-雷因斯多夫在2015年聘請拉魯薩,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在1986年解雇了他。人并不總是理性的。想要彌補過去錯誤的愿望可能會非常強烈,以至于導致新的錯誤。
杜馬斯在格里芬被鵜鶘隊聘請兩個月后,也就是他離開活塞隊整整五年后,才接受了國王隊的工作,這個時間點確實很耐人尋味。也許那時他就是鵜鶘的潛在候選人。也許,在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傳言之后,鵜鶘隊對于在聘請格里芬的過程中沒有更認真地考慮杜馬斯感到有些后悔。
當然,這只是猜測。試圖預測一位總經理在新工作中的表現如何也是猜測,而這最終正是一支球隊在聘請總經理時所做的事情。但這次聘請非常重要,所以值得評估他們似乎在使用的聘請標準。雖然我們不能確切地說杜馬斯在過去十年里對鵜鶘隊是否有影響力,但我們可以指出他近期不太出色的履歷,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認為,任何人的履歷時間越久遠,其參考意義就越小。
聘請一位近期獲得過總冠軍的總經理和聘請一位很久以前獲得過總冠軍的總經理,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鵜鶘隊聘請總經理是為了2025年及以后的發展。自2004年以來,喬-杜馬斯實際上已經不是一位高效的總經理了。他有沒有可能從在底特律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并且在第二次擔任這個職位時會做得更好呢?當然有可能。
但在過去的11年里,沒有其他球隊愿意下這樣的賭注是有原因的。像這樣的聘請不再常見也是有原因的。在現代NBA中,人們明白,二十年前打造出一支出色的球隊,并不一定就具備在今天打造出一支出色球隊的資格。畢竟,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一位總經理可能在奪冠兩年后就被解雇。如果一位總經理在二十多年里都沒有取得過成功,這又說明什么呢?

標簽:籃球NBA鵜鶘活塞